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记者 张梦焕
一部小小的手机,简单几步操作,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阅读、听书,“最关键的是这些资源全部免费……”对于热爱听书的张莉敏而言,铜川图书馆公众号线上资源“听书”是她最喜欢,且每日必听的内容,“每天十多分钟的听书对我来说,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改变了我对科技等一些冷门知识的刻板印象。”
张莉敏口中的“听书”,实则是铜川图书馆公众号每天推送的“听书”栏目,这是一档由我国权威评测机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月榜上榜图书,仁仁阅公司负责制作的音频节目。该“听书”栏目从2018年12月份上线铜川图书馆公众号,目前已更新800多期,其中涉及文学、科技、政治、艺术等多种好书。
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的渴求,铜川图书馆通过数字赋能,建立多层面、体系化的全民阅读服务网。目前,该馆拥有学术类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刊物、有声电子书、数字音乐图书馆、连环画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同时,该馆每年还在网站、公众号推出十余种数字资源试用资源,点击量年逾百万,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数字信息的认知能力以及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25岁的历史发烧友马悦悦是铜川图书馆数字资源“数字阅读小程序”的忠实粉丝,每天她都要通过公众号打开这个“电子书房”。好用、便捷、免费……是马悦悦评价“数字阅读小程序”的三个关键词。目前,通过该渠道,马悦悦已经听完了《历史的沸点》《增广贤文》《清明上河图》等书。
铜川图书馆数字资源还有一个“本土化”的特点,该馆结合铜川文化特征相继自建了《耀州古瓷多媒体资源库》《红色照金多媒体资源库》和《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多媒体资源库》,并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料,将馆藏地方文献、地方报纸进行数字化加工整理,为图书馆建立知识仓储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铜川图书馆还联合第三方以“互联网+”,“你看书我买单”的创新模式,实现“采服一体”,为全市人民搭建了一套专属定制式线上图书馆服务。读者关注铜川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登录“你看书我买单”选项,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经系统查重后,提示下一步操作,输入读者证号、密码就可下单借书,平台通过快递送书到读者手中,阅读完后只需归还到铜川图书馆即可。
在积极引进、全面应用先进图书管理技术的同时,铜川图书馆变换工作思路,不再坐等读者上门,而是主动地把服务送出去,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惠及更多群众。2017年,铜川图书馆创造性地开展“便民书屋”服务项目,按照“图书馆+”的理念和先行先试、逐步实施、全面覆盖的原则,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家门口的便民书屋试点工作。目前,全市通过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工地、进企业等“九进”,在四个区(县)共建成42处便民书屋。这一座座温馨的“精神之屋”,在拓宽传统图书馆服务半径、提升图书借阅率的同时,覆盖更多阅读人群,点亮了城市阅读之灯。越来越多的铜川市民享受着就近阅读带来的便利,也感受着“家门口书屋”的幸福力量。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铜川图书馆以此为契机,在创新中升级惠民服务,在满足我市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切实发挥自身在全市公共文化事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