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南郑荣国村稻渔综合种养助农增收

2021-04-13 13:15  渭南日报

(记者 任芳 衡俊昌)“在稻田里养泥鳅、甲鱼,采用无公害生态养殖,不施肥、零用药,既确保了产品品质又能获得丰厚的收益,这种方式真是一举多得。”4月11日上午,站在田边的南郑区梁山镇荣国村党总支书记贾涛乐呵呵地说。

位于梁山镇荣国村的花英生态种养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稻田种植和水产养殖,曾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示范家庭农场,被市、区渔业技术指导单位确定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眼下正是一茬收割后的休整期,几位农民挥动着锄具翻耕土地,忙着在稻田沟里清理淤泥、拓宽沟道,为下一茬种养进水和排水做足准备。

近几年,该农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措施,产业发展得很迅速,以“村级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模式,采用托管代养的方式在2019年解决贫困户就业20人,产业辐射带动农户88户,每户年分红增收1100元。

“我从事养殖行业十几年了,养殖有很大的风险。自然风险就是汉中雨水多,洪水爆发后容易倒灌翻塘;养泥鳅得预防天敌,朱鹮、白鹤经常光顾稻田,一旦防鸟网破损,一只白鹤一天能吃掉3斤泥鳅。”农场负责人李小华告诉记者。刚开始他养泥鳅,种苗是从湖北购买,成本比较高,种苗品质没保障。随着全镇养殖规模的扩大,种苗需求量也变多,他就琢磨自己繁育种苗,利用掌握的技术经验,邀请渔业专家上门指导,经过多次实验,农场自己繁育的种苗适宜当地水温、水质,成活率明显提高。

稻田综合种养既能保住米袋子,又能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贾涛介绍说,荣国村有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传统,很多农户都有承包鱼塘、经营水产的经验。由于离中心城区近、水产养殖的技术成熟,该村稻田种养的水产品,凭借绿色生态、品质过硬的特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大家种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在从传统农耕种植到现代农业转型的路子上,荣国村干群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大力实施“稻+”产业,渔业经济价值、生态稻米出产率、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标,真正做到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目前,该村流转1100亩稻田,其中900亩是稻渔综合种养,还有200亩种植莲藕。通过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对450户进行带贫分红,累计分红资金54万元,每年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3万元。

上一篇:陈晓勇调研渭南市档案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