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周瑜:划过三国天空的流星

2021-03-24 10:11  汉中日报

纷争三国,豪杰辈出,犹如星汉。在这些辉光闪烁的星辰里,周瑜绝对是吴越天空中最明亮、最耀眼的一颗,而最先注目这颗熠熠星斗的正是东吴基业创始人孙策。

周瑜和孙策初识于舒县,瑜儒雅俊朗,策雄健威猛。两人虽不同籍,但出身相近,年龄相仿,且皆有见识,谈时事、论英雄,脾胃相投,义气和谐。虽是初次谋面,但在孙策看来,周瑜绝不是等闲之辈,在周瑜眼里,孙策也绝非池中之物,英雄相惜,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周瑜和孙策同年出生,性情投缘,互生仰慕之情、结拜之心,索性抛开家族身世,节俭繁文缛节,就地拱手跪拜,称兄道弟。

周瑜真正入职场、成家室、建功绩,是在他拒绝袁术任命,辞掉居巢县令毅然追随义兄孙策开始的。

周瑜一到孙策集团,就被孙策拉进核心管理层,授任建威中郎将,并调拨二千兵士及五十骑让他领导指挥。时年,周瑜二十四岁,吴郡人都称呼他“周郎”。“郎”本是古代女子对其心上人特定的昵称,而当地百姓却不受俗礼众口一词称周瑜为“周郎”,由此可见,颜值高、气度美、有学识、通音律、守信义的周瑜,绝对是吴越一带钻石级的“偶像明星”,热度高、人气旺,深得众多粉丝喜爱。

纵使这样,周瑜并不在意市井百姓的追捧,在乎的只是如何磨砺宝剑,驰骋沙场,开疆拓土,辅助孙策兴建霸业。

公元199年,孙策和周瑜两兄弟携手攻克宛城,在庆功宴上,部将对孙策说,“城中名门大户乔家有二女,叫大乔和小乔,姊妹花容月貌,聪慧灵巧,将军有想法否?”孙策思量了片刻,心坎上便生长出主意来。

最终,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周瑜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和孙策不仅成为异姓兄弟,而且还成了挑担。

真是世事无常,祸福难料,孙策和周瑜只做了一年挑担旧伤复发病亡了,周瑜忍痛受命,扛起孙策临终重托——辅助孙权守住孙家基业。孙权继任东吴集团总裁之初,根基不稳、地位不固,一些文臣武将仗着资历深、功劳大,对孙权不尊不敬,行事敷衍塞责。周瑜对同僚忤逆作派隐忍不发,谨言慎行,到位不越位,凡请示汇报,必先行君臣之仪,不敢丝毫慢礼。对于部属,周瑜虽贵为中护军,但依然保持雍容大度、谦恭礼让的姿态,就连吴国心高气傲的名将程普也心悦诚服,由衷赞叹:“与公瑾交,如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周瑜尊礼守节,恪信守义,为自己打造了好口碑,赢得了好声望,深得集团老总信赖,深受广大干群敬重,成了孙氏阵营的主心骨、东吴的擎天柱。但周瑜的心思和宏志不止于此,他要抢抓机遇,尽己所能,施展雄才大略,实现义兄孙策遗愿,以报知遇之恩,建青史之功。

周瑜期盼已久的的机遇终于来了。

公元208年冬,曹操亲率水陆大军八十三万人马声势浩大地驻扎在长江北岸,虎视眈眈,欲图东吴。孙权震惊,急召众人商议。文臣畏惧恐慌,害怕曹兵破城烧杀抢掠,田地房屋、妻儿老小以及官位难保,整齐划一地主张乞降。武将群情激昂,同仇敌忾,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异口同声地力主抗战。双方吵得唾沫横飞,脸红脖赤,孙权心烦意乱,难以决断,怒气冲冲拂袖而去。

大敌当前,形势危急,孙权没有宽裕的时间去研判、分析,他要尽快拿出个主意,给众人一个明确的态度。就在孙权愁眉苦脸的时候,母亲提醒了他,孙权这才想起了周瑜,于是,派人快马加鞭紧急召回周瑜,他急切地想听听周瑜的意见建议。

在议事后堂,孙权省略了过门,直接问周瑜:“是战是和?”

“战。”周瑜简洁明了地吐了一个字。“胜算几何?”孙权紧紧追问。“七成。”周瑜目光坚毅,语气自信。“理由?”孙权继续跟踪追击周瑜的回话。

周瑜沉默了片刻,不亢不卑地说道:“有四点理由”。其一:时值隆冬,天寒地冷,江上风大湿气重。曹兵衣单履薄,马匹缺草少料,兵士水土不服,必然生发疾病。而将军您神明威武,兼有父兄伟烈功业,割据江东,占地几千里,兵精粮足,英雄乐业。相比之下,我方尽占天时地利人和,将军您已有三成胜算。其二:曹贼号称八十三万人马,其实是虚张声势,我多次派前沿哨兵侦查,从他们营帐和船只数量来看,顶多四五十万,而且,大部分将士是“旱鸭子”,从未经历过水战,即使强化训练,也非一日之功能速成。因此,他们的水军主力无非是投降的荆州水兵,充其量十来万人,况且这些降兵本是“墙头草”,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毫无战斗意志可言。我军则不同,精锐水军七八万,军纪严明,斗志旺盛,勇猛顽强,以一当十。黄盖、程普、凌统等主将犹如蛟龙,精于水战,我们兵力虽占下风,但战斗力处于绝对优势。这又为将军您增加了两成把握。其三:曹贼率众倾巢出动,后方必定空虚,虎踞函谷关以西的马超与韩遂见有机可乘,必定偷袭,如是这样,羌人又助将军一臂之力。其四:相持日久,曹兵供给必定不足,若粮草不济则军心不稳。曹贼自负好面子,兴师动众而不战收兵,恐遭人耻笑,同时,还有后院失火的可能,所以铁下心要速战、速决、速胜。求战心急、求胜心切,必将造成布置疏漏、组织无序,进而导致判断失误、指挥失当。这些因素,再给将军您赢得一成胜算。有此七成胜算,曹兵必败。我请求率领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保证替您打败曹操。”

周瑜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地向孙权汇报了自己对双方态势的研判与分析,并主动请命出兵。孙权的眉头解开了,皱纹舒展了,喜形于色,击掌叫好,“公瑾乃上天授我也。”

后续故事完全循着周瑜预判的方向发展、演绎。火烧赤壁,曹操大败,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把总指挥周瑜推到了人生巅峰,周瑜也因此名震三国、功垂青史。

伐曹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周瑜雄心勃勃,挺师北上,攻曹讨逆,不料,竟遭曹仁伏击,胸中毒箭,久治不愈毒发身亡,年仅三十六岁,正当英年。闻讯噩耗,东吴上至孙权,下至黎民,无不痛哭流涕,悲怆哀嚎。周瑜陨落了,金戈铁马的辉煌与醉卧沙场的悲壮化成炫目的光芒,在茫茫的夜空里划出一道亮丽而短暂的曲线。

陈寿和苏轼赏识风度倜傥、儒雅才俊周瑜,肯定他是赤壁之战的总策划,与诸葛亮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罗贯中就偏偏不喜欢周瑜,力挺诸葛亮才是战役的总导演。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把周瑜说成“妒贤嫉能、恩将仇报、心胸狭窄”的伪君子,并以此来反衬诸葛亮的“聪明睿智、雍容雅量、光明磊落”大形象,以至于后世普遍把周瑜当成狭隘的代言人,小气的代名词。老罗这般刻画周瑜,是创作的需要还是个人的偏好亦或是道德的要求?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罗贯中塑造的状如神的诸葛亮对周瑜的印象好、赞誉高,视其为好友、知音。周瑜身亡,诸葛亮悲呼:“从此天下,更无知音”。

兴衰成败,转头成空。周瑜、诸葛亮也好,陈寿、罗贯中也罢,都早已成云烟,消散在历史的天空里。历史本迷离,谁人能看透?如果硬要论是非、辨真伪,那么,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上一篇:紫阳茶文化节旅游季暨第一届生态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拉开帷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