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1日,工程机械学院彩虹驿站“赴华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展开,经过一个半小时车程,实践队一行来到了华山站,稍作整顿,便奔向了此行的目的地:华阴老腔的发源地-----双泉村。
在双泉村,实践队一行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华阴老腔)代表性继承人”张喜民老先生,老先生精神矍铄,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置身于挂满了老先生多年来演出的相片以及与各界人士的合影的客厅里,实践队一行深切的感受到了华阴老腔的风采,老先生耐心而又热情的向实践队介绍了华阴老腔的前世今生并解答了实践队的许多疑惑。华阴老腔的由来,华阴老腔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当今社会关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与发扬问题做了深入的交流。之后,我们又实地考察了西汉粮仓遗址。
而今,随着老一辈艺人年龄的逐渐增大,华阴老腔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愈来愈多的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但是,由于新一代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再加上生活方面的种种问题,继承已经成为了很大的难题。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形式正在逐渐消失,保护和发扬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仅仅依靠几个人,或者是举办一些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更应从国家政策上给予一些优惠和照顾,免除学习者的后顾之忧,华阴老腔作为华夏的艺术瑰宝,应该进一步的保护和发扬,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他,体会到这份魅力。我们不希望等到十几年以后,有很多东西只能从纪录片里看到,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尽我们微薄之力去保护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瑰宝。
(张喜民老先生家门前合影)
(与张喜民老先生合影)
(机械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