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10日,全国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一流学科引领一流专业发展”,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共同探讨遥感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的发展,并形成遥感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建设的指导性方案草案,为培养满足国家战略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打下基础。会议邀请了李德仁院士、刘经南院士、王家耀院士、龚健雅院士等资深专家,以及来自全国8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0位学者参加。学校教师代表受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前沿交叉研究院副院长、电子工程学院邢孟道教授作为分会组长主持电子类分会,电子工程学院遥感系主任全英汇教授、副主任张伟涛副教授,光电工程学院郭亮教授,前沿交叉研究院刘会涛、张金松,先进遥感技术研究院李娜等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和相关分会。
会上李德仁院士作题为《基于天地互联网的智能遥感卫星》的报告。他阐述了国内外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总结了我国遥感人自立自强追求一流的奋斗历程。李德仁着眼于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对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脑的概念内涵和应用进行了介绍,从交叉学科建设的视角对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思想进行了分析,以高度的学科前瞻性为空天信息的实时智能服务规划发展路线图,并期望武汉大学和全国同仁共同奋斗,产出一批原创性、战略性、集成性成果,推动我国对天对地观测的智能化水平,为建设遥感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龚健雅院士作题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设想》的报告。他总结了我国遥感领域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的基础,对近年我国高等教育遥感学科发展态势和国际格局进行了分析。他倡议,在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国内各遥感人才培养单位应坚持凝练学科内涵、广泛交流研讨、发挥各自特长,共同推进我国遥感学科研究生培养高质量体系建设,并对遥感一级学科建设的学科方向设置方案、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发表了指导性意见。
会上,专家学者围绕遥感一级学科和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交叉学科设置和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全国高校开展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的有关需求,就二级学科方向设置、遥感核心课程建设、研究生学位基本要求、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向参会专家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王家耀院士指出,对于遥感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方向的设置,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刘先林院士表示,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要从“广义遥感”的角度思考如何使技术惠及更多人,并特别强调,一定要夯实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
据悉,本次大会设置电子类、地理类、测绘类、应用类等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学科方向研讨和遥感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五个分会场。邢孟道教授作为电子类分会组长,与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就遥感科学与技术的二级学科方向设置与核心课程建设开展了深入的研讨。电子类分会场专家们一致认为,二级学科方向设置非常重要,其为遥感一级学科建设指明了具体研究方向和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来论证,会议通过武汉大学提出的二级学科方向设置建议方案,并根据几位院士的指导性意见,仔细梳理和凝练了各方向的学科内涵,根据学科方向设置向大会推荐了5门研究生核心课程。此外,分会还对遥感科学与技术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为各高校参加遥感科学与技术国务院学科评议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全英汇参加了应用类分会场的研讨,刘会涛参加了地理类分会场研讨,张金松参加了测绘类分会场研讨,张伟涛、李娜参加了遥感本科专业建设研讨。
通过参加本次大会并组织分会研讨,彰显了学校遥感学科的微波主动遥感特色,扩大了西电在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中的影响力,也为学校申报遥感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建设遥感本科专业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