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当地时间),奥地利科学院(The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OeAW)发布2022年新增院士名单,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程海教授当选数学自然科学学部外籍通讯院士。
程海教授在过去三十年里一直处于铀系技术发展的前沿。他发展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铀系质谱测量技术,提供了许多重要和精确的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绝对年代尺标、精确测量海水等地质样品中一些极微量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技术方法,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学、古海洋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许多基本问题的研究。程海最广为人知的技术成就是在231Pa和230Th测年系统学中对铀系测年技术的改进,包括重新测定230Th和234U半衰期,该成果已被铀系测年领域广泛接受和使用。
程海教授还是国际知名的石笋古气候研究专家之一,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科学发现。基于最先进的铀系测年技术,程海在利用石笋记录重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最长的东亚(640ka)和印度(280ka)季风石笋记录,最长的西风带气候记录包括中国西部(500ka)、中亚(350ka)和北美(335ka)的石笋记录,最长的亚马逊流域石笋记录(250ka)。这些记录是重建不同气候系统古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在理解、关联和校准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在利用石笋进行14C校准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大气14C的重建提供了一个关键的14C数据集,并将校正极限扩展到14C的定年极限(约54000年)。最近,由程海引导的西安交通大学同位素实验室建立了高精度石笋三氧同位素(16O-17O-18O)分析技术,并首次获得了一组石笋17Oexcess数据,将新的17Oexcess指标与δ18O指标结合,用以研究洞穴石笋古气候变化,为水文气候变化及潜在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见解。
程海为众多合作单位提供了大量的230Th测年数据,这些精确的年代数据被应用于亚洲、南美洲、阿拉伯、非洲、北美、中美洲、欧洲、热带太平洋等区域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气候变化的突破性研究中,同时为中国、印度及其他区域的古人类进化等考古研究提供了“金钉子”年代。
程海的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广泛意义,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530余篇,包括多篇《科学》《自然》及《科学》《自然》子刊文章。程海教授在2014-2021年连续入选汤森路透/科睿唯安(Thomson Reuters/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在地球科学领域(ESI,科学网)的世界引文排名第5位。
奥地利科学院(The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OeAW)建立于1847年,是奥地利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最高研究机构,下设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学部,主要研究领域是物理、航天、地学、生物、医学、历史和语言文学等,成员均为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专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奥地利科学院下辖25个研究所,目前共有院士770余人,每个学部包含正式院士、荣誉院士及通讯院士。基于程海教授在铀系测年技术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学术声誉,经学部院士推荐、评议,增选程海教授为2022年度奥地利科学院数学自然科学学部外籍通讯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