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全国思政课陆卫明工作室—崇实书院学四史读书会在崇实书院会议室开展第四场活动,读书会以专题讲座与经典研读结合的形式引领线上线下的同学们共读经典,崇实书院入党积极分子及读四史综能课学生共同参与此次读书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樊晓燕副教授首先作了以《重读两论,知行合一——<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写作背景、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为题的专题讲座。樊老师从自己少时读两论的经历谈起,分别介绍了《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樊老师提出,“两论”写作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和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进一步发展,提出认识与实践的规律。《矛盾论》全面系统论述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最后,樊老师提出,通过阅读《实践论》和《矛盾论》,我们应当重视经典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不断深入实践,重视调查研究;培育宏阔视野,掌握科学的方法。
冯晔助理教授以《再谈<实践论>和<矛盾论>》为题,从为了什么而作、包含什么内容、“两论”的智慧三个方面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了深入剖析。冯老师提出,“两论”的创作都基于当时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现实需求。同时冯老师也讲到,“两论”的产生也离不开毛泽东个人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精深的传统文化修养。冯老师从古希腊哲学谈起,通过简要介绍“流射说”“影像说”“白板说”“观念说”“实体说”等认识论发展史,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指出了毛泽东“两论”在哲学发展史与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原创性贡献。
接下来是两位本科生同学的分享。韩良弼同学以《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二——黑格尔与毛泽东矛盾观之比较》为题,在与黑格尔的比较中突出毛泽东《矛盾论》的特色。他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例,指出教条主义者机械照搬军事理论,不顾矛盾特殊性,进而造成巨大损失的谬误。最后,韩良弼总结到,毛泽东的“一分为二”不仅是一种斗争哲学,也是一种在诸多不定因素中找到一条出路的思维方式。
朱勒德孜·努尔别克同学简要介绍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写作的国际国内背景,对“两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两本著作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实践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源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两篇文章当中,刘老师认为从《实践论》出发,只有正确认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才能为理解《矛盾论》打好基础,了解矛盾之间究竟是怎样转化的。刘老师号召大家领会“学哲学,用哲学”六字真言,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用哲学”,刘老师结合个人经历,讲解了如何将学习的经典应用到生活中,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实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典就是要反复阅读,才能知晓明晰其内部之旨趣。
陆卫明教授最后作总结发言,陆老师首先肯定了四位老师同学的精彩讲演,并结合每个人具体的讲解,进一步指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的丰富内涵。首先是关于“两论”的哲学定位,两篇文章均达到了很高的高峰,是当时时代精华的体现,为党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奠定了良好的哲学基础。此前无论是教条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是没有正确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将理论和实践相分离,不能正确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此外,陆老师还向大家推荐了《论十大关系》,这本书不仅是政治领域的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高峰。其次,陆老师指出这次读书会整体对历史背景的考察很到位,对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很深入。毛泽东本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扬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黑格尔哲学以及党内其他理论家的理论成果都有吸收,并且做到了话语创新,文章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毛泽东本人的语言风格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最后,陆老师强调了“两论”对我们的现实启示,毛泽东指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实践-真理”论则深刻揭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在思想理论方面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还要继承发扬“两论”中的优秀精神,指导我们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同学们来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具备哲学思维,学好哲学,进而用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