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博物馆中的”她“印象:性别视域下的文博之旅——人文学院社会学系走进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

2022-05-01 19:00  西安交通大学

4月28日、29日,我校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与博物馆联合开展基础通识课《性别、科学与美》、专业课《家庭与性别社会学》的现场教学。此次现场教学以“博物馆中的”她“印象:性别视域下的文博之旅”为主题,是社会学系与博物馆进行课程创新的一次尝试,以期用文博资源扩充案例视野、拓宽教学渠道,丰富通识课及社会学专业的学习体验。

王奕轩老师介绍了此次课程的主旨及意义。

博物馆负责此次课程的老师带领同学们以“民间艺术中的女性”“戏曲舞台上的女性”“文物中的女性”三个板块为主题进行教学。

“民间艺术中的女性”以博物馆“陕西农民画廊”“皮影艺术展厅”展品为授课内容,指导学生观看艺术作品时,在人物形象的创造与构图中探寻乡土中国和传统社会里女性角色的刻划,并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在艺术创作中的定位。在皮影展厅,着重分析皮影艺术中对女性形象的再创造,并思考其提炼概括性的来源。

“戏曲舞台上的女性”则以“陕西秦腔博物馆”“秦腔展演厅”展陈为教学素材,讲解传统戏曲舞台中女性的扮相与人物类型,并引导学生分析戏曲舞台中女性人物塑造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文物中的女性”则以博物馆“历代艺术文物”“碑石书法馆”中的历代女性人俑、碑志女性墓主等形象为依托,解读不同历史时期女性。

期间,课程负责教师王奕轩还向同学们提出唐代是不是中国古代对女性最友好的朝代?传统性别文化体制到底源于何处?女性题材展品是表层展演还是本质诠释等问题进行引导讨论总结。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别样的课堂。电气与信息2134班林煜周同学告诉老师:“在博物馆的课程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在思考有关女性的问题的同时,我们同样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历史的厚重感,这指引我思考更多关乎女性的事情。把历史与观点结合,我们才能以史为鉴,我们才能跳脱出我们的时代,得到更具普适性的结论。在博物馆上这么一节课,我收获了许多。”

社工91 张芷菱同学说:“在这堂特别的性别课上,老师带领我们走出教室,走进了交大博物馆,这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而言,都是一次大胆的创新,而这种新颖让我们感到兴奋,更让我们得到许多别样的收获。在看到色彩鲜艳、颇具风格的农民画时,大家平日在课堂上经常讨论的‘家庭性别分工’一下就有了具象的呈现。此外,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馆中的唐代陶俑,当我们从性别的视角欣赏这些女俑时,就不免让我产生这样的思考:唐朝女性‘以胖为美’,这究竟是当时女性不受‘男性凝视’约束实现了真正的身材自主,还是仅仅是在另一种标准规训下的追求?这样的思考于我而言是宝贵的,它促使我更灵活地运用平时课上所学的知识,并主动去拓展在性别领域的知识积累。因此,在这堂生动的性别课上,我们得以从性别的视角欣赏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文物,这种‘古老’与‘新兴’的碰撞生发出的活力使我们受益匪浅。”

作为重要的育人阵地,博物馆借助馆内展藏品不断开发育人资源。此次课程在教务处的牵线搭桥指导下开展,旨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知社会。未来,博物馆还将努力以其文博资源服务校内教学,以丰富的展藏品挖掘不同角度的实物教学资料,提升育人质量。

上一篇:书院美育通识课|《书画与传统文化》之“易理山水创作心得”课程圆满结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