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为庆祝交通大学建校126周年暨迁校66周年,就创中心特邀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理事、联合国秘书长生化武器调查团中国专家刘志贤先生以“国际化人才——必备素质和必由路径”为题进行线上讲座,130余名师生参与。
刘志贤先生说,如今中国已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支柱,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因此需要更多国际化人才继续深入、广泛参与全球治理。他介绍了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的三次阶段变化,目前,处于第三阶段的目标确提出了培养国际组织人才、能够胜任参与全球治理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其中,较为通用的是联合国制定的国际组织职员素质要求,即3个核心价值观(诚信、专业精神、尊重差异),8个能力(沟通、团队精神、组织和规划装力、责任心/靠谱、面向客户/服务意识、创新能力、技术认知、不断学习)和6个管理能力(视野/格局、领导力、激励他人/授权、效绩管理、建立互信、判断决策)。
基于自身经历的理解,刘志贤先生提出国际化人才、全球胜任力人才的素质8个要求:具有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责任;具有国际视野,视野开阔、站的高看的远;通晓国际规则、规范,精通国际谈判;具备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了解国情世情,具备讲好故事的能力,讲话有说服力;具有竞争力、创新力、洞察力、判断力、危机处理能力;过硬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出色的外语能力。他建议,在国家人才培养政策更加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趋势下,学校和师生需要与国际适度接轨。
刘志贤先生分别回答了同学和老师关于当下国际形势如何具体地讲好中国故事、商学院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提升的问题,解答了相关提问者的疑问。
刘志贤,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理事、联合国秘书长生化武器调查团中国专家。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深造于瑞士日内瓦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先后在中国驻斐济大使馆、驻日内瓦代表团、驻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团和驻荷兰大使馆工作。曾任外交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司副处长、处长、军控司副司长,中国驻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副代表、驻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筹委会副代表,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外联司司长,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主编《联合国七十周年:成就与挑战》《联合国与模拟联合国》,副主编《中国与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等书。
据悉,本次讲座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三届全球治理青年人才训练营预热活动,训练营即将于4月16日、17日举办,由3场专家报告、4场项目设计和求职工作坊、1场实习生交流活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