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清华大学承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举行,西电学子团队获得一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其中,“智能垃圾回收”项目团队获金奖,位列全国第3;“势能驱动车”项目团队和“工程场景数字化”项目团队分获银奖和铜奖;“绳传动势能回收机构”作品团队在大赛成果展示中获优秀奖。
获奖团队师生合影
西电学子团队获奖情况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列入《教育部评审评估和竞赛清单(2021年版)》的重要赛事,是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升级和完善。本次大赛以“需求驱动”和“技术应用场景创新设置”为导向,紧贴国家工程领域发展前沿,融入工程伦理、工程文化与国际化元素,设置工程基础、“智能+”、虚拟仿真等3个赛道、11个赛项,涵盖基础工程设计、重大装备设计等领域,贯穿从基础工程素养到综合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教育场景,共有来自690所高校的1.9万个团队、6.6万名大学生参赛。鉴于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大赛总决赛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竞赛模式”进行,最终有267所高校的601个团队、2404名学生在全国26个赛点实时同步“云竞赛”。
“智能垃圾回收”项目团队在比赛现场
大赛立足现场实践、突出工程特色,参赛项目需现场调试、现场运行、现场实物展示,要求学生不仅要“想出来”,更要能“做出来”,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思路的集中体现,是对青年学子综合素质一种全方位的检验。自大赛启动以来,实验室与设备处(工程训练中心)会同本科生院,统筹协调疫情防控、赛场布置、竞赛组织等,从人员、场地、设备、技术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持。针对本次大赛赛道覆盖面广、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实验室与设备处(工程训练中心)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关老师一道组成多学科教练团队,分工负责,协同作战,从设计优化到模拟仿真、从加工零件到研制作品,扎实指导参赛团队以最好状态展现西电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效。
“智能垃圾回收”项目团队成员许鸿儒介绍,“备战工作贯穿整个大二学年,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工作坊与老师和队友们一道反复探讨思路、不断打磨作品的场景历历在目,过程艰辛并快乐。特别是工程训练中心的老师们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艺帮助我们把一个一个设计想法、逻辑程式变成可观可感的具体作品,全国金奖的取得与他们的指导与帮助是分不开的。下一步团队将在工训中心老师们的帮助下,优化完善样机制造,并进行核心技术专利申请,争取与投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让参赛成果得到实实在在的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这次比赛使我们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白了创新思维这个抽象的东西是需要具体地挖掘转化的,懂得了团队合作精神的不可或缺,真正体会到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其中的辛苦,才会理解收获的喜悦。”“势能驱动车”项目团队队长程培龙赛后分享到。
“势能驱动车”项目团队在比赛现场
“工程场景数字化”项目团队参加总决赛答辩
近年来,工程训练中心协同有关学院,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共获得国际级/国家级赛事奖励50余项,覆盖1000余名学生,支撑培养了一批重基础、敢创新、强实践、有担当的西电人。当前,实验室与设备处(工程训练中心)在面向全校开展金工实习和电装实习同时,凝心聚力,鼓足干劲,主动把自身改革发展稳定放在学校工作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积极研究破解由来已久、成因复杂的困境和问题的路径方法,确立了“拓展、回归、开放”的总体思路,着眼于更好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着眼于为师生科研样机和双创作品零件及样机的设计、加工、研制提供有力支撑,着眼于资源配置效率效果效益的实质性提升,一手抓工程实践课程体系优化,一手抓物理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同步建设分析测试共享中心、智能制造与电子封装共享中心,着力打造西部领先的跨学科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全面助力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